宜昌市图书馆
首页
Home
资源
Resources
服务
Services
读者须知
办证指南
书刊荐购
我的图书馆
借阅规则
开馆时间
移动图书馆使用
书目检索
分馆地址
登录帮助
资讯
News
新闻公告
文化要闻
概况
Introduce
本地特色
Characteristics
政务公开
Openness
登录
1
0
zh
中华传统文化课程传承中华文化“文以化人”“文以载道”的一贯传统,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,能够从中了解中华民族的文教传统,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做人做事的智慧和力量,并在了解中华诗文、戏曲、书法等艺术表现形式的过程中,深入体验中华文化当中深厚的精神底蕴,从而具有健康的情趣追求、优雅的审美意识和厚实的人文精神。 该课程通过“引申”“导读”“课程列表”“相关书籍”等,用生动的语言,精美的插图进一步阐释重点内容,适合对中华传统文化有兴趣的爱好者。
课程列表
美人如花隔云端
主讲人:彭红卫
屈原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人格样板,楚辞是中国诗歌的天花板。屈原的人格魅力和楚辞的艺术魅力,是中华民族心灵苍穹中非常遥远的一株花,或说是一位如花似玉的美人,虽然高悬天际,遥不可及,但她的古典芬芳,弥漫在新时代的征途中。
屈原求索历程的诗意表达
主讲人:彭红卫
通过对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的比较,可以看到屈原和楚辞是感性浪漫的、率真激切的、出世虚无的。通过对楚国历史脉络的勾勒,可以看到屈原和楚辞体现了楚民族开拓、自尊、自信的精神。而鄂东方言词汇“不服周”、谚语“天上九头鸟,地上湖北佬”以及出土文物“漆木虎座鸟架鼓”则从语言和文物遗存的角度强化了以上观点。
世遗的端午与端午的诗意
主讲人:彭红卫
端午习俗主要有吃粽子、划龙舟、挂艾草、悬菖蒲、兰汤沐浴、饮雄黄酒、画额、佩香囊和缠五彩丝等民俗事象,端午,作为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狂欢节,蕴含着对精致美味的物质生活的追寻;对死亡与新生交替变更的世界体验:在大自然邪恶力量包括死亡面前,展示人类的力量与美感。对诗祖屈原的全民追怀,本质上是对诗意生活的追寻。